华为三折屏一降再降, 突破4100元, 从“神坛”到“人间”的旅程

  • 2025-07-25 15:51:00
  • 330

此前流传一句话:“有些科技,无法平权,尊贵的人,优先享受。”

要说这两年手机圈最“能折腾”的厂商,非华为莫属。不光是“折腾车”,还“折腾机”。这不,华为Mate XT一上来就把屏幕折了三段,搞了个“全球首款量产三折叠屏手机”,一出场就惊掉一地眼镜。

起初,这款Mate XT可谓含着金汤匙出生,起售价就直奔19999元,顶配更是奔着23999元去了,这不正验证了那句“尊贵的人,优先享受”。当时大家的态度是统一的,“买不起,但我大受震撼”。确实震撼,毕竟能把10.2英寸的大屏塞进口袋,除了魔术师就是Mate XT了。更别说还整了个“天工铰链”系统,硬生生把“折叠”这件事做到了高贵冷艳又自带科技感。

不过,事情的走向总是有点魔幻。当年9月刚发售时,Mate XT秒罄、黄牛加价两万,成了“高端身份的象征”。可如今才不到一年,一降再降,顶配1TB版本已经悄悄降到了19899元,跌幅高达4100元,连“奢侈品”都开始“人间清醒”了。

我们到底该怎么理解这波价格跳水呢?是市场冷静了,还是产品理性了?或者说,是用户看透了?Mate XT的降价,并不代表它不行,恰恰说明它“太超前”。三折叠这个形态,确实比现在市面上所有折叠屏更激进,也更“未来感”,但问题是,价格太贵了,即便降价四千多元也仍然很贵!

试想一下,在日常生活中,你真会随时掏出一个306g的“平板手机”来刷微博、回微信?别说口袋了,放在衬衫口袋里它能自己滑出去,砸你脚还真不是闹着玩儿的。尽管展开只有3.6mm厚,收起来的厚度可是一整块迷你砖头,单手久握也不是闹着玩。

当然,Mate XT不光是“敢折”,它还“真能干”。展开后10.2英寸的巨屏,加上鸿蒙系统的三分屏、多任务操作,让这手机秒变生产力工具。有人说“把平板装进口袋”,但我觉得更像是把办公桌搬到了裤腰带上。不过前提是,你得是那种高端商务人士,每天移动办公开视频会议不离手,不然这生产力可能就变成“沉重力”了。

而且,华为并不是拿三折叠当噱头。你看那天工铰链的造价,听说一个成本都要1000多块,你就知道这不是个“玩票”的项目。材质也真舍得堆,采用纳米微晶、非牛顿流体保护层,都是往耐用性上死磕。屏幕亮度和色准也属顶级,甚至连折痕都控制得比双折叠屏还稳。这些都证明,Mate XT是华为技术能力的集大成者。

但问题又来了:这么贵的机器,生态适配却还没完全跟上。比如三折叠屏下,很多App的界面拉伸感明显,有些游戏在大屏下显得怪异,触控区域也不太友好。而对于花了两万多的用户来说,这种“等待进化”的感觉,未免有点委屈。

那Mate XT现在降价,是不是机会到了?说实话,要我讲,是的,但得挑人。它适合哪类人?首先,你得是真心热爱科技,对折叠屏有执念的那种;其次,你不能太在乎重量,每天愿意多带几百克在身上也甘之如饴;第三,你得有点闲钱,预算不是特别卡,愿意为尝鲜多付一些“早期用户税”;最后,你要是那种“眼光长远型”的人,愿意忍受目前生态的不完美,等待未来适配完善,那Mate XT会是你的科技图腾。

而对于“务实派”来说,Mate XT再怎么降价,也不太可能降到跟普通旗舰一个价位。再加上那5.5倍长焦在夜景表现上一般、游戏发热有点高、软件生态没完全优化……这些细节足以让你打退堂鼓。

不过,我倒不觉得这是一款“失败的产品”。恰恰相反,Mate XT是那种“为未来开路”的英雄,它先冲出来趟了一条路,让我们看到三折叠不是幻想,而是真能做出来。后面小米、OPPO如果真推出三折叠,少不了要感谢Mate XT的“铺路”。

所以,当我们看到它从23999元降到19899元,不必感到悲伤。这是科技的自然规律:早期昂贵、随后成熟、最终普及。Mate XT正经历从“神坛”到“人间”的旅程,它不再是那个只能在展会里让人惊叹的样品,而是逐渐接近一个“可以买”的选择。总有一天,三折叠会变得轻、便宜、普及,到那时我们回首之时,或许会记得华为这个先驱者!